会计考试公式(51套会计考试和工作常用公式!)
1、计算利息的公式
(二)计息起点
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
2、计算利息基本方法
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如用日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
a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
(一)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
过期天数=(支取年-到期年)×360+支取月、日数-到期月、日数
(二)计算利息的方法
1、百元基数计息法。适用于定期整存整取、活期存单式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2、积数计息法。适用于零存整取储蓄利息的计算,也可用于计算活期存折的利息。
3、利余计息法。适用于活期存折储蓄利息的计算。
3、各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企业一般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他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余额,(固定资产残值一般按固定资产的原值的5%预计,(也可根据实际使用年限预计残值)一般建筑类使用20年,设备类使用15年。)。
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除以12=月折旧额
附注:1.税务部门的规定、调进项税转出、自营货物出口免抵退以上三类根据根据实际情况核算。
2.根据当地税务机关征收情况控制税负率。
3.税负率的核算:实际实现的增值税额除以销售收入(不含税)=税负率%。附注:由于企业内销业务多,自营出口少,得不到退税只做免抵,核算税负率要把免抵额与实际实现的增值税额合计。)
4.销项税额的核算:用价税合计销售收入除以1.17乘以1.17。(根据数学公式可正算倒算。)增值税的征收率一般为17
5.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
生产企业货物出口后,必须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查询到报关单出口信息后,方能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
4、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国内购进原材料是指开具进料加工免税证明业务所涉及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5、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有应纳税额时,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6、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从第13个月开始按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7、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第三步:确定39栏的数字,根据当月损益表财务费用累计数。
第四步:确定43栏数字,用36栏+39栏。
第五步:确定44栏数字,因为本月未收到借款,只是收到现金,所以就43栏的负数为准,如果收到恰恰相反。
第六步:24栏,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年末数-年初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增加用增加的数为准。
第七步:28栏与24栏的数据相同。
第八步:29栏的数据与28栏的负数为准。
第九步:2栏的数据用本月损益表的收入累计数(由于累计数是不含税的数,换算成含税的,收入除以0.17)。
第十步:16栏用45栏+44栏。
8、公式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4、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5、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6、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7、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8、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9、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0、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11、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2、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3、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14、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15、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16、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17、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经营现金净流入/(到期长期债务+应付票据)
18、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19、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入/债务总额
20、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销售额
21、利率=纯利率+附加率+风险附加率
22、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
23、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24、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税后净利润+折旧=收入(1-所得税)-付现成本(1-所得税)+折旧*税率
25、调整现金流量法:调后净现值=∑][a*现金流量期望值/(1+无风险报酬率)^t]a-肯定当量
26、风险调整折现率法:调后净现值=∑[预期现金流量/(1+风险调整折现率)^t]
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B*(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B*(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27、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平均率-股东投资
28、B权益=B资产*(1+负债/权益)B资产=B权益/(1+负债/权益)
29、现金返回线R=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
30、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31、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32、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享受折扣比例-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
33、材料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产品材料定额销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人工(制造费用)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实用(定额、机器)工时之和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费用总额/产品或劳务总量(不含对辅助各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
各受益车间、产品、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耗用量
34、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约当产量,
35、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36、材料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工资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本月投入的实际工资)/(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在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分配率
37、联产品成本售价法:某产品成本=某产品销售价格/销售价格总额*
实物数量法:单位数量(重量)成本=联合成本/各联产品的总数量(总重量)
38、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或=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39、材料价差=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数差=(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工资率差=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人工效率差=(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40、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费用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41、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效率差=(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42、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预算数
能量差=预算数-标准成本=(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闲置能量差=(生产能量-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率差=(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43、投资报酬率=部门边际贡献/资产额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资本成本
44、营业现金流量=年现金收入-支出现金回收率=营业现金流量/平均总资产剩余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入-部门资产*资本成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职业教育考试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zkb.com.cn/kjks/275.html
猜你喜欢
会计考试
会计证考试什么 考会计证的要求
会计证考试:一场考察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挑战会计证考试是考察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场挑战。通过考试,可以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成为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本文将从考试的难度、考试的科目、考试的时间、考试的
2023-11-27 0会计考试
会计证考试 会计2024报名时间
会计证考试概述会计证考试是中国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一项重要考试,是衡量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该考试分为初、中、高级三个级别,考试内容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
2023-11-27 0会计考试
会计证初级考试时间.初会2023下半年报名
文章本文将从六个方面对会计证初级考试时间进行详细阐述。介绍会计证初级考试的背景和重要性。分析会计证初级考试的时间安排和周期。然后,探讨会计证初级考试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接着,讨论会计证初级考试的考试
2023-11-27 0会计考试
会计证书考试.会计师资格证报考时间
会计证书考试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考试,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好奇和兴趣。这项考试不仅可以证明您在会计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为您的职业生涯带来更多的机会。会计证书考试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考试,需要考生具备
2023-11-27 0会计考试
会计证.自考会计证怎么考需要什么条件
会计证考试是许多会计从业者迈向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通过考取会计证,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还可以为日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会计证考试的内容庞杂,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和良好的应试能力
2023-11-27 0会计考试
会计职称考试时间.2023年度会计资格考试报名时间
会计职称考试时间是每年会计从业人员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不同级别的会计职称考试时间也不同,一般分为中级、高级和注册会计师等级。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月和12月,高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
2023-11-27 0会计考试
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时间2013.报考初级会计师时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规范会计行业的发展,国家会计职称考试应运而生。而对于想要参加2013年会计职称考试的人来说,报名时间是非常关键的。下
2023-11-27 0会计考试
会计职称考试报名.初会2023下半年报名
会计职称考试报名:一步步教你如何报名会计职称考试是我国财务领域最具权威性的职业资格认证之一。通过考试,可以提高自身职业水平和竞争力,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对于初次参加会计职称考试的考生来说,报名过程
2023-11-27 0会计考试
会计职称考试培训.会计技能培训辅导班
会计职称考试是评价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会计从业人员提高职业素质和竞争力的必经之路。而会计职称考试培训则是会计从业人员备考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对会计职称考试培训进行详
2023-11-27 0会计考试
会计职称考试准考证打印.今年会计考试时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职称考试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准考证打印则是考生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准考证打印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考生的考试结果,准考证打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会计职
2023-11-2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