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考资讯 > 国考学习指南(国考笔试现在学习是否来得及?)

国考学习指南(国考笔试现在学习是否来得及?)

2023-07-18 09:10:00国考资讯阅读 0


国考学习指南(国考笔试现在学习是否来得及?)

如果我说现在准备来不及了,你还会准备吗?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永远都不要问来不来的及,只要你想去做,什么时候都来的及!!

国考最难的几个环节之一就是选岗,既然你现在国考目标已经确定了,那么剩下来的就是看看高分经验贴,每天做好计划、按部就班、静心复习就好。

现在距离国考还有两个月左右,完全来得及,我当时基本上也是复习了这么长的周期,但是每一天我都尽量让自己复习的有效果、高效率。

来不来得及除了要看你的基础、报的岗位、考的科目外,还要看你后续时间的努力和效率。有的人“辛苦”准备一年,可能还没上岸,有的人可能只用了2个月就成功上岸,要看你整个备考过程是否全力以赴,是否对自己“残忍”。

可能很多人需要有人去“骂醒”你,今天我就来充当这个角色!

我们不能只看结果,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个本科挂了很多科的学生和一个985的学霸是没办法比基础和复习效率的!

这点很残忍,但很真实!

根据实际情况来,做最充足的准备就好!

现在是10月,可以这样说,从现在开始,哪怕你考热门岗位、考三不限,一样有很大概率能够上岸,但同样每年也有大批的人国考失败。

3月份,我回答了一个问题:现在是3月了,国考还来得及吗?

6月份,我看到了一个问题:现在是6月了,国考还来得及吗?

8月份,我再次看到了一个问题:现在是8月了,国考还来得及吗?

现在10月了,我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马上就要考试了。

如果你是认真国考的人,你一定知道这最后的时间要好好把握,因为它对你国考是否成功起到决定性的奠基作用!!

缘分让我们相遇,今天就慷慨献出我国考行测81,申论79的高分经验,希望给此刻如坐针毡的你吃下一颗定心丸~

一、10月开始准备国考晚不晚,此时理想的进度应该是怎样的?

1.10月开始准备国考晚不晚?

那些直接告诉你晚不晚的,其实都是不负责任的。

网上那种20天成功上岸的经验不要太在意,哪怕你有这个实力,我也建议你从现在开始做最充分的准备。

很多经验都是马后炮,上岸之后都会忽略很多复习中痛苦之处,既然决定国考,那就把这件事做好,而做好的标准是:成功上岸目标岗位。

10月开始认真准备,来得及,再苦也就这两个月,我们没那么娇贵。

2.10月份,理想的进度应该是怎样的?

其实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基础复习完了,已经开始专项刷题;

申论每周开始写作,时政每天都在积累;

有一定的复习经验和积累,也开始慢慢进入到状态了,,其实这个阶段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感触和复习把握了,找准自己的复习节奏和方法,安排好时间。

当然,可能也有很多小伙伴才开始陆陆续续复习,就像我当年一样,我当时是跟着视频课学习的,看的是潘铭国考课,在国考课中,它的行测和申论在国考课中水平可称上等,是我国考拿高分的首要功臣。

我之前听过粉笔的课,相比之下,他的内容比粉笔的精炼很多,而且更注重技巧的实战性,更适合国考这种只看结果的考试

行测我是听完技巧就跟着老师做真题,掌握这些技巧之后,自己在课下做真题实践一下就没啥大问题了,像资料分析的比重法、最值法等,我听完之后就去做题巩固,后面基本上20多分钟就能把资料的题做完正确率也稳定在80%左右

下面我说一下如何进行高效复习,因为我始终觉得,国考复习,效率最重要!

国考时间的总量是保证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完全部内容,但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效率!

换言之,也就是争取在复习的时候心无旁骛、进入心流状态!国考并不一定非得拼时间长度,能够进入心流状态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二、国考备考时,如何保持心无旁骛的心流状态?

下面我重点说一下,如何爆出高效率复习和国考备考时需要避开的一些坑!

我想,对于这种心流状态,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我们在打游戏、看电影,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不知不觉间2小时就过去了。

所谓国考时的心流状态,是指我们大脑会长时间专注在国考这件事情(看书、看视频、做题等)而不觉得时间流逝。

那么,怎么样在国考时保证心无旁骛的心流状态?

1.屏蔽手机:避免国考复习最大干扰

要说我们国考最大的外界干扰是什么?

首先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

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关掉手机。

不是让你真的把手机关机,而是把手机锁起来,比如下载番茄todo、forest等app,强制自己锁屏,只保留短信、电话的白名单即可,或者干脆直接换成老人机得了!

2.安静环境:控制外界干扰因素

有条件的真的不要在家复习,要去国考教室、图书馆、自习室等地方,一个是因为外界干扰很少,没有过多杂的东西来干扰你的备考过程;

二是因为去国考教室、图书馆等地方,我们一般只会背上书和电脑,没有其他太多的东西对你干扰。

我们在复习时,书桌上只保留书、水、平板等备考必须的即可,其他的内容没必要放到目光所及之处。

3.做好计划:明确国考复习内容和进度

很多人不支持做国考计划,我个人是强烈反对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呀。

我们不一定非得制定那种具体到每分钟的计划,我们可以在前一天的最后20分钟,简单列一下第二天的时间分配和复习的内容,总体上做个规划,非常有助于整体复习进度的安排和把控,这样才有的放矢,国考复习才更科学高效!

进入心流的状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前期可以先集中注意力25分钟,后续加长到40分钟,再后期可以加长到1小时。

正视自己的进步需要一个过程这件事,这样才是更科学的,想要追求一步到位,往往求而不得,更容易出问题。

三、国考复习时必须要知道的忠告?

1.言语理解

一定要先系统的听视频课梳理各种题型技巧方法,听视频课之余搭配适当的真题练习!听完课后大量的刷题巩固,错题整理一定要贯穿备考始终。

对我来说,错题真的是提高言语很高效的方法,题量的积累很重要,但是积累到一定量之后言语的考点基本也就是有限了,重要的是举一反三!

言语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万万急不得,要自己亲自去积累,言语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都是建立在你的练题量和平时的思考上的。

一定要在错题分析的时候“字斟句酌”,我认为真正的语感是一字一句思考多了后培养出来的,并不是囫囵吞枣式多刷题培养而来的。

2.判断推理

判断分定义和逻辑两部分,推理分图推和类推。

图推和类推靠积累。它们也有分析的角度和套路,但就像是现在这种时间不多的情况下,这是最能挤出做题时间的模块了,要在听完潘铭老师讲的规律之后,再多刷题多见规律熟悉各类规律,相信我,有些题真的能在10秒内解决,同时也要对错题进行整理。

建议大家先定好自己要先做哪个模块,然后平时多注意这个模块,练成自己的优势模块,增强自己的自信。

3.数量关系

要想冲击75+,数量关系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即使你目标不是75或更高,但你其它模块尽了全力的话,是很难再提分的,所以可以尝试从数量关系上提分。

数量关系的考点真的固定得不能再固定了,真的翻来覆去都是在考排列概率、工程行程、容斥问题等。大家花10分钟看看自己省市的真题就会发现题的相似性其实很大,说白了数学的考点其实真的不多。

5.申论

①小题大作两者都要兼顾

我的申论作一直都很一般,练习的也不多,基本上都是跟着潘铭老师按部就班的走,不过他讲的大作思路以及写作方向还是很有效果的,基本上我后面做真题卷的时候作论点把控很准。

小题的话跟着潘铭就没有太大问题认真听处理材料的方法,以及学会站在公务员的角度思考问题,后面练题基本上我都能踩在得分点上

我前期的申论听课时间一般是在下午,到了考前一个月时间,做真题卷子也是按照考试时间在下午练的。

②学会严格执行计划,更要学会调整计划

我会隔段时间反思自己定的计划的合理性,具体做法是晚上结束了一天的学习之后,花20分钟左右,用字记录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依照这个学习速度再安排第二天的学习任务。

如果当天未能保量完成的话,我就会适当的减少下一天的学习量。按照自己的状态和时间的变化来灵活安排学习任务。

③错题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国考的考点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大部分的考点都是比较零碎的,做错题集就可以很好的把这些点都积累下来。

一定要明白做错题的原因和意义,这样的话就不必去细究错题集的形式和回顾的频率问题,只要你能看懂,不抄错题不花里胡哨的画圈都行,怎么方便、怎么有用、怎么能坚持就怎么去做!

关于错题多久回顾一次,这也是取决于自己的情况,大家一定别忘记我们做一件事的初衷是什么,既然做错题集为了查漏补缺、记牢易错知识点、反复温故知新,那么当你对这类题的印象快消失时、再次错了类似题时、还弄不懂的时候,难道不就该去主动的翻看了吗?难道一定要给你个“两三看一次,早晚各一次”的指令你才会去看吗?

说实话,你看到过的东西、读到过的章、遇到的小伙伴是真的能够影响你很多,若不是一开始就有幸读到了那位有缘的前辈写的关于课程的一些经验体会,或许我会很晚才会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

加油吧,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我不希望我在11月的时候还能在即看到这个问题!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的话,点个赞再走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职业教育考试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zkb.com.cn/gkzx/38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