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丢分最多(浙江省考一次就中难吗)
这梦我也做过,梦醒时分一看成绩,人差点去世。
这事发生的时候,我还在搞互联网,自学备考,白天公司没命赶进度,晚上回家疯狂刷题,睡眠不足,气血亏空,脸色差的像马上要归西的痨病鬼,那日子熬得一睁眼总觉得如来佛祖在我面前招手,“悟净,不如早登极乐,摆脱这世间所有烦扰。”
我一听这杠劲儿就上来了,非得扯得如来佛祖理论我这英俊潇洒(自封)风流倜傥(自以为)的白净小生为什么不配做那西游四人组唯一美貌在线唐三藏,他摸摸递我一小镜子,我一看,“嚯,哪儿来的痨病鬼!”
我看佛祖,佛祖看我,我看镜子,镜子里的痨病鬼看我,我再看佛祖,佛祖点点头,我两眼一闭,晕了个结实。
醒来是在家附近的医院,我媳妇在一旁梨花带雨,见我睁眼啪啪两个大比兜,我厚着脸皮,“媳妇贴贴”,打那以后洗心革面,好好安排时间,每天睡足七小时,学习学够三钟头,努力一年成绩出了我好悬没再晕过去,学术垃圾就是我。
关键我一年不中,两年还是不中,三年才中,想一次中的概率我就不多说了,这三年浓缩出来的精华倒是可以给在备考的大家添作娱乐,有意向的且往下看吧。
考前必纠结-报班
报班与否具体还是要看自己的情况,有的小伙伴天生逻辑清晰,行测申论都不迷糊,啥问题转个圈都能想明白,那我觉得完全没必要报班,费钱费事。但你要是像我一样互联网出身,之前还没了解过公考相关知识,逻辑思维不差,但一做题就晕,那不报别说三zhan,几zhan都别想上岸。
公考三出三进,最后送我上岸的班是闪能,不过粉笔我也有跟过,和闪能确实没啥比的,我一度怀疑这老师是目标单位派来考验我耐心的,800+课时净念知识点了,怎么的揣一肚知识点到考场上更好看?老师讲的都是浆糊,解题方法东拼一点西凑一点,逻辑乱成线团,是个猫见着了都想挠两下。得亏碰到闪能的时机不算晚,不然估计这会我早放弃备考去当打工人了。
该说不说,我觉着闪能是有两下子的,快速提分它是真牛逼,中公粉笔填的鸭,都让闪能老师给我化用了,全程针对我有的问题做复习计划,我这满腹经纶都变成分反馈给行测和申论了,整个跟下来差不多我两科都往上拉了15分,剖除那些偏题怪题,我做题基本不会再卡住,这次岸上的没啥压力。
下面具体说说行测每部分的学习方法:
常识
这部分平时看看,不用浪费时间去全部学透,资料看个两遍有个大概了解就行。
言语
逻辑填空题,看搭配,找对应;中心理解题看段中的主题词、关联词、程度词、代词;语句排序题,记住首句特征、尾句特征,看首句、撩尾句,对比选项找差异。
判断
1.图形推理:记对称、面数量、点数量、图形间关系等各种图形规律的题型,记特征图。
2.定义判断:先看清楚设问是属于还是不属于,特别要警惕不属于,看到不属于可以在题干上画×号,一定要找准定义的关键词,再去逐一分析选项,当两个选项纠结时用对比进行排除,选更符合题干要求的。
3.类比推理:利用零碎时间多刷题,因为类比推理考察的知识点比较杂,多刷题多见识一下出题人还能怎么考,不知道的考查方式赶紧积累下来。
4.逻辑判断:翻译推理和真假推理要记住推理规则;组合排列用排除法、代入法、列表、符号;削弱题首先找论点,看选项有没有跟论点直接相反的,优选直接削弱论点选项,其次拆桥,再削弱论据,找他因;加强题优先找搭桥选项,其次找必要条件,再次找解释类的选项,最后找举例的选项。
数量(这部分给大家罗列一点蒙题大法)
1.看选项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四个选项中 A+B可以得到C,而D跟他们完全没有关系,那就可以排除D了。然后根据具体问题判断,一般都会选择两者之和。又比如A是B的二倍,那么一般就在这两者里面选择,排除掉另外两个没有关联的选项,然后再稍加分析。
2.比例问题。将最关键的一个数字赋值,比如有的题看着简单,但可能算起来因为缺少某一项的数据,让题目看起来变难了,例如甲占25% 乙占15% 干脆设总量为100 ,答案很快就出来了。
3.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本来abcd四个选项应该是从小到大的顺序,但反过来排序了,如a8b7c6d5这种,很可能在bc里选择。选项呈等差数列也很有可能在中间两个选项里选择。
4.题干中数字都是整数,答案也更偏向于整数。
5.问最多是多少,肯定不选最多的选项。一般选第二多,问最少是多少肯定不选最少的选项,一般选第二少。
6.一些倍数题中出现和3的倍数,最好选一个还是3的倍数。
接着是申论整个部分的学习方法:
我把申论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打基础,中期巩固,后期拔高冲刺。
前期中期主要刷小题,后期开始练大作,背大作复习前要把握总的趋势,申论小题分为概括归纳、综合分析、贯彻执行(公写作)、提出对策四个题型。
概括归纳:是最基础的题型,后面的题型都是对概括归纳的变形,所以掌握好这一题型对后面都有帮助。
综合分析:算是申论小题型里最难的一类,因为它在不光考查总结的能力,还要求有完整的逻辑性。
贯彻执行:这类题目其实最接近zf公类的题目,同时丢分最多。
提出对策:归纳概括的变形题,掌握好前者这个也没问题。
申论要多练小题,前期基础打牢就开始刷卷子,一套卷子练完我基本上已经对各小题的解题思路有了透彻的了解,后面几套就是巩固小题的解题思路。而且这个时候我自己把每个题型的答题思路进行总结,概括归纳有什么、综合分析有什么,哪些题目经常出错都可以进行统计归纳。
还有人经常问我申论这个时候要不要背,我建议在把每个题型都做了不下几十道之后开始对于自己总结的答题思路、框架进行背记。如果从一开始背的太多,只会越背越乱。只有把系统梳理清楚再去背才事半功倍。
除此之外,申论素材阅读中有很强的技巧性,比如首尾处原则:相信大家在小学初中的时候老师就讲过,快速阅读章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就能区分出章的大体框架,比如,总分总,分总,总分等等等等。这种就叫做首尾处原则。
动词原则:提示性动词例如表示,强调,这类词语一般在主语后面,词语本身不重要,可任意变换,后面的信息很重要。比如“我把他推倒了”重点不是这个动词‘把’本身,而是后边的他被推倒了。
在阅读素材的过程中,应该将素材中的语言进行加工转化为申论语言,直接可以进行抄的素材就在阅读的途中标记好,但有些素材是需要进行二次加工才能转化成申论语言。
接着就是后期给大作打基础,
我练习的时候将大作总体上分为五块,开头,中间(大多为三大块)和结尾。
先从开头和结尾抓起,一定要亮眼。如果刚开始找不到诀窍,不知道怎么吸引人眼球,就就先模仿,多看看新闻时评,优秀作范,学习他们怎么建立的逻辑框架,积累优秀词句,高度总结概括自己的观点,再加以模仿,慢慢也能写出漂亮的开头。字数最好不要太长,尽量在三四行以内,不然很容易会头重脚轻。
中间三大块,类似于三段字数相近的小作,每块开始都要有中心句,以最简洁的话来总结这部分的核心观点,最好控制在一行以内。中间参杂材料中的例子或生活中积累的例子,使内容更加丰富,最后简短总结整段,回扣开头。
关于结尾,有的人不知道怎么写,我一般是先总结一下全,然后就回扣开头,最后升华一下主题,三句话完事。字数的话也尽量不要写太多,比开头更精简,控制在三行以内为宜。
这一整个流程过下来的目标是:
小题:所有的点差不多都能答对。
大作:逻辑框架掌握的非常熟练,小标题有逻辑关系,整体内容精练。
最后说几个申论的复习误区:
1.缺乏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公务员的基本思维,拥有辩证思维往往做事会更谨慎,处事会更全面。所以申论考试在基本层次方面也应进行分类,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出发,表述两种事物之间也需要联想下是否有递进等对应关系,这样有联系的答案才往往更加有逻辑。
2.迷信各种申论金句。好像好多人都热衷于背申论金句,背了好多到大作上就傻脸了,不会运用,就我个人经验,乱七八糟的浮夸辞藻堆砌,真不如自己做几套固定模板用实在;我其实也踩过坑,之前背过一两周金句,但是发现不管怎么背,都用不上,产出比严重失衡。好多人说这是培养申论语感,都是狗屁。
3.答案不尊重原。申论是一个严谨客观的考试,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必须有准确、确切的要点。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没事别胡咧咧,不能太主观臆断。那如何才能准确呢?当然是申论材料的原字原词是最准确的,是有据可寻的。
备考部分到这里就结束了,该吃吃该喝喝该学学,别把考试想的太严重,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职业教育考试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zkb.com.cn/skzx/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