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考资讯 > 国考申论标题(教你几招拟好申论文章标题)

国考申论标题(教你几招拟好申论文章标题)

2023-07-25 09:05:45国考资讯阅读 0

申论考试中章写作是各位考生最为头疼的题型。试卷成千上万,在如此庞大的章群里脱颖而出很难,但是一个恰当别致的题目可以使章增色很多,中公教育公考专家就为各位考生讲解几招拟好申论章的标题。

申论章中拟定标题,首先必须准确审题,认定题目要求是给定标题,还是由作答者自拟标题,已有完全命题或不完全命题的,必须依据提示,采用给定的标题,或补充完成完整标题;试题要求中没有标题字样,应默认为需要自拟标题。本主要谈自拟标题的拟法。

一、拟题要求

1、拟题要贴切

提倡标题即论点,标题必须是对章主要论点的准确概括。申论作答中所拟的议论标题要准确概括出主题,并要能突出章的中心论点和写作特色,切合章内容,如阐述的是何种问题、使用的是何种体;切题是双向的,题要合,要切题,标题是章观点、内容的准确概括,内是对题目表明观点的发挥和具体阐释,章内容必须体现标题所概括的主旨。为此,拟题之前一定要对全思想内容做通盘考虑,审思精详、深思熟虑,对章主旨和内容的酝酿成熟了,才可落笔拟出恰当的标题,所用的语言一定要准确体现写作意图,实现拟题的目的。

2、拟题要简明

提倡单层标题,即只有一个标题,尽量避免复标题,一般不采取在主标题下另加副标题的形式。才能体现立意的专一,才能避免辞不达意,把立论的思路引向歧途。复杂的标题形式不易控制,涉及主、副标题主次关系、不同论点等问题的处理,人的思维特性倾向于在拟定新标题的过程中衍生出新的思想,导致答题思维的错乱。如果不是题目限定了必须加副标题,就不要加拟副标题;单层的标题也越简单越好,越简单的标题越具有概括性,主旨越是明确,作答的方向越专一,发挥的空间也越大。

3、拟题要精炼

标题所使用的语言要言简意赅,表述要简短有力。议论的标题只有简短才能有力,而只有精炼才能简短,要做到标题具有鼓动性、说服力、感染力,就必须运用简洁的字。提倡《邓小平选》第二、三卷所收章式样的标题,简洁、干脆、有力,题结合紧密,如:《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拿事实来说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二、拟题方法

(一)从标题来源的角度

1、拟题可从章主题中概括。

立意与拟题紧密关联。写章时,确定了章的主题,题目也就大致可以确定了——用最简练的字概括章的主题,就可得出题目。例如,对于行业自律问题,作答者撰的主题是“市场秩序的规范需要政府监管”,根据拟题精炼、简洁、贴切的格式要求,对这一主题稍作字上的调整,将标题拟为《以政府监管促进市场秩序规范》,就是“标题即论点”的标准例子。

2、拟题可从试题给定的条件中提炼。

根据试题给定的条件,按照“在精神上相容、字句上包含”的原则,以作答者自己的理解和作答需要为取舍,对试题立意提示中给出的字句进行重新组织,拟定标题。

3、拟题可从写作对象、体格式上切入。

针对所要论述的问题、采用的章体裁,选择适当的语句,组成一个题相符的题目,如“试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关于缓解我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报告”。

(二)从标题虚拟和实拟的角度

1、虚拟标题可尽空泛。

标题虚拟,是指标题中不直接说明论点,只笼统的概括论述对象和全内容,为章的写作划定一个范围。虚拟的标题通常是抽象的、高度概括的词汇,如《蓝图》、《命脉》、《家园》,均未明确论点和具体论述对象。作为虚拟标题的词汇与立意的关系较为松散,但又存在必然联系,标题给出的是章的整体范围。因此,可以根据立论任务、论述对象的具体情况,找出一个与要写作的内容有必然联系——通常是对内容或观点的抽象概括,而意义较为空泛、涵盖范围广阔的词或句子,拟定为标题,从而留下较大的立意和阐发的空间。

2、实拟标题应有确指。

标题虚拟,是指以章中心论点或内容的实际概括作为标题,与正内容严格对应,讲什么问题、是什么观点就是什么标题,其表述语言严密而具体,是章内容的直接反映,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绩效评估工作》。

(三)从标题形式与意义的角度

1、拟题可从现成的标题公式中套用。

议论的标题,特别是虚拟的标题,可套用现成的标题公式,如“论(浅论、初论、试论、小议)……”,“谈(浅谈、试谈、也谈)……”,“……之我见”,“我看……”,“我之……观”等,套用的例子如《加强行业管理之我见》、《也谈市场秩序之规范》、《论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之道》。这种套用公式的标题稳妥性好、可靠系数高,如此拟题十拿九稳,不会在标题上得高分,但可保证不出错。尽管在应试的紧张环境下套用现成公式的拟题方法较为省力,但仍然要扣准立意,把标题与章主题结合起来,否则就做不到拟题贴切的最基本要求。

2、拟题可从熟语和经典论题中化用。

熟语是社会生活中习惯运用的、形式与意义固定的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等。熟语是固定词组,也是汉语规范词汇,其形式与意义都已固定,不可轻易改变其结构或使用环境,尤其在申论中要注意写作的严肃性、规范性,运用时一般要整体运用、用其本意以体现其通常意义,才会为人理解而不致引起歧义,影响评分。经典论题是指已被验证为真理或一般情况可确认为正确的论断,如价值规律、“改革开放的前提是解放思想”、“司法公正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柱”,可确信为真的论题可来源于经典著作、领导人言论、党和政府件、通行的政策、法律,也可来源于知识积累和生活常识。

在自由命题作中,可根据论证对象、主题与熟语、经典的联系,选择适当的熟语、经典论题化用为章标题,如《多用“看不见的手”,少用“看得见的手”》活用价值规律的通俗说法,表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立意;《俭以立国》化用格言,表明 “俭可修身持家,亦可治国”的观点,亦婉转表明对反腐倡廉的提倡;《洞察秋毫,防患未然》、《预则立,不预则废》,表达建立应急机制、解决公共安全问题的观点;《中国的崛起任何人也无法阻挡》,用一个现行官方提倡、社会公认的论题概括并统摄全。


三、拟题技巧

1、概括资料主题——章论述是在阅读、理解给定材料的基础上。因此,围绕给定资料主题,对其加以归纳概括,切合题意要求,即可拟制出标题。

示例:

①《传承非物质化遗产 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让保护“非遗”的火炬在掌心传递》

③《让非物质化遗产传承不息 把明的火种播撒大地》

④《用社会管理理念统筹食品安全工作》

2、化用熟语典故——谚语、诗词典故、名言警句等熟语是经过历代验证的精华,如能切合主题、意,恰当地运用到申论标题中,会起到一鸣惊人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词语都是固定词组,也是汉语规范词汇,其形式与意义都已固定,不可轻易改变其结构或使用环境,尤其在申论中要注意写作的严谨性、规范性,运用时一般要整体运用、用其本意,以体现其通常意义,才会为人理解,而不致引起歧义影响评分。

示例:

①俭以立国,勤以兴政——化用诸葛亮的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表明“俭可修身持家,亦可治国”的观点,婉转表达对反腐倡廉的提倡。

②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③多用“看不见的手”,少用“看得见的手”——活用价值规律的通俗说法,表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立意。

④安全生产大如天

⑤安全生产不能有“短板”

3、引入新词热语——将时政新词、网络热词、社会流行语融入标题,以新词为标题点睛,如果用得巧妙贴切,可现实作答者知识的广博和对新知识的敏感,并增加标题的内涵和趣味。

示例:

①民生安全梦一日不圆 中国梦一日难安

②把握新科技革命机遇 助力美丽中国梦

③也谈基层工作中的“干头”和“奔头”(2009年山东选调申论)

④大力推进生态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⑤让互联网反腐发挥“正能量”

⑥学习优秀模范人物事迹 传递社会正能量

4、借用修辞手法——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标题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要素,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主题,概括中心论点,如此拟制出的标题,具有一定的采和表现力。

示例:

①真心 真情 真话(2009年山东省直申论)

②守望精神高地(2008年山东军转干申论)

③构筑“精神高地” 冲出“经济洼地”

④让世界少一份冷漠,多一份阳光(2008年山东省直申论)

⑤守候·期待·感恩(2008年山东省直申论)

⑥命脉(2007国考申论)

⑦海洋的健康(2010国考地市级申论)

⑧新时代的工人力量(2013年413联考)

⑨家底(2011年424联考)

5、展现前后承接——这一形式在高水平的政论章、领导讲话稿中多用,标题前后两部分并列。这样的标题一般每个部分含有的语素对称,甚至上下句字与字、词与词之间对仗,平仄协调。但一般情况下,只是语素形式和词语意义的对称,不要求严格对仗,符合一般章标题的恩典即可。

示例:

①传承非物质化遗产 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学习优秀模范人物事迹 传递社会正能量

③让非物质化遗产传承不息 把明的火种播撒大地

④大力推进生态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⑤传播安全化 助力安全管理

国考申论标题(教你几招拟好申论文章标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职业教育考试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zkb.com.cn/gkzx/67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