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考资讯 > 国考成绩只有05吗(2022国考成绩出了)

国考成绩只有05吗(2022国考成绩出了)

2023-07-21 09:00:03国考资讯阅读 0

终于

国考成绩只有05吗(2022国考成绩出了)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

成绩正式发布


中公教育温馨提示

考生可登陆国家公务员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点击“笔试成绩查询”按钮进行查询。

查成绩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号

查询的人数较多,可能会出现网络拥堵。刷新几遍或换个浏览器,如果遇到查询网站无法登陆也别着急,先来听听讲座解析再查也不迟。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国考面试怎么考察、考什么?

01

国考面试流程

很多考生在进考场之前都会充满期待和好奇,国考面试更是如此,中公教育根据往年考生参加面试的考情反馈,将结构化面试流程进行介绍

01审查

考生要提前30分钟左右到达考场门外,此时会聚集许多考生等待大门的打开。

首先工作人员会核验考生身份是否为本人,公告会通知具体材料内容,一般为身份证和准考证;

其次在楼门前排队会再次核验身份;

最后工作人员则会引导到候考室并要求考生将手机关机,切记闹铃也要关掉装入信封写好名字暂时自行保管。

02抽签

候考室内先自由就坐进行点名,听考场规则。

考生在公告时会确定为第几小组,每一组派一名代表上前抽取该小组的考场号,如第一组为第五考场。再听指令按照考场顺序上前抽取组内的个人序号,领取号码牌别在胸前,同时要将装有手机的信封上交。

而后各位考生按照考场、考号的顺序重新就坐,如第一横排为第一考场,1号考生坐在最左侧,依次排列。此时,会有工作人员来再次核验身份证、准考证。

03候考

候考可谓是最煎熬的时刻了,如果是一天两场,考生抽到最后一号是要待一上午,如果是一天一场,而抽到末位号意味着要从早等到晚。

想上厕所的考生,需要在工作人员陪同下方可,此时要注意时间,如果你是10号,建议6号考生之前去,否则可能因为要等待进场不允许去。

在此期间,允许带材料则可看材料,如果不允许则可以默默在心里复习面试内容,保持好良好的心态,要注意遵守考场纪律。

04答题

引导员按照顺序号引导考生进入考场,考生正常敲门、进场、问好、落座、听引导语、答题便可。

题量多为2-3题,或为听题或为看题,或有纸笔或无纸笔。注意认真听考官要求、不要透漏个人信息、答题时间不可超时。

05退场

答题结束,考官可能会询问是否有其他的补充,一般考生回答无补充便可。当然也可能不询问,考生听从考官指令礼貌退场即可。出门则会由引导员引到候分区等待成绩。

06出分

记分员统计各位考官的分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最后的平均成绩,并交给监督员和主考官确认签字后为考生最终的成绩。

有多种公布的方式,比如统一在候分区进行张贴成绩榜,或者下一位考生回答完毕再进入考场听分、签字。

以号码牌换手机,根据引导离场。

完成这六步,面试全部结束。


02

国考面试考情

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对要求高、考察能力广,所以不同的单位也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考察大家。这不仅需要考生表达能力强、知识面广,更需要清楚了解考场规则和形式,才能万事俱备。面试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下面逐一谈谈。

01普通结构化

纵观往年,国考面试最普遍的考察形式还是结构化,像海关、海事、铁路公安等岗位采用的大多是结构化。

而所谓结构化面试就是指对具体题目、考试流程、时间都有明确的规定,常考的题目类型包括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考官会通过考生对于每道题目的作答情况、外在形象、礼仪规范、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表现等做出综合性打分。

以铁路公安为例,往年常设置4道题20分钟,除了上述考察的能力外,4道题中包括一道视频题目,所以考生在回答的时候不仅要展现良好的时间把控、敏锐思考的能力,还需要对视频的细节进行捕捉,以更好地回答。

02结构化小组

统计局、税务局等也是在结构化基础上的变形和改革。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局常附带材料需要场外阅读提前猜题,场内直接进行作答,题目多设置4道题20分钟,常考调研方面的题型比如调查方案的设计和统计分析,这就要求对材料的抓取能力、对数据的敏感度等。

税务局近年多采用结构化小组形式,一组多设置3人,偶尔4人,场外有准备提纲的时间,场内作答、点评和回应。因此要提前了解好各环节的操作顺序,全方位准备。

03无领导小组等其他形式

党政机关中的部分岗位会采用无领导小组的形式进行招考,这种形式持续时间长,便于考官更全方位观察考生,主要分为提纲准备、个人陈述、自由讨论、总结陈词等阶段,需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把握节奏。

除此之外,比如科技部、保密局等部分单位有自己的考察形式和要求,考生需仔细阅读清楚面试通知。

好了,以上就是国考面试考情的介绍!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留言板告诉小编~国考面试考题灵活多变,在备考上一定要多多练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职业教育考试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zkb.com.cn/gkzx/504.html

猜你喜欢